沾益区花山街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认真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人居环境提升融合发展长效模式,促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绿美乡村同频共振。
近日,走进沾益区花山街道十里铺社区丰华小区,小区内一幢幢粉红色的安居房整齐划一,一块块家风家训牌匾随处可见,一排排绿植生机盎然。社区保洁人员正在清扫保洁,党员干部和群众齐动手,共同清除公共绿化带内的杂草和枯枝,常态化保持小区人居环境干净整洁。
“现在我们这个人居环境就好了,这个大路也有保洁员扫得干干净净,垃圾也不乱丢,有统一的专业人员统一运送,这个绿化也花花草草栽了,出门散个步呀,感觉这个心情都非常好。”花山街道十里铺社区丰华小区居民沈美琳介绍说。
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提升的积极性,社区采取“美丽庭院”评选+“积分兑换”模式,奖优罚差,让社区居民在享受实惠的过程中激励居民自觉提升文明意识,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来。
“平时我们来参加扫地,社区会给我们积分,还有我们门前的卫生打扫好了也给我们积分,积分可以到指定的商店兑换成生活用品,这个积分对我们老百姓太实惠了。”花山街道十里铺社区丰华小区居民沈美琳介绍说。
同时,社区加强宣传教育,以居规民约的方式将人居环境长效整治纳入乡风文明中,通过微信群、宣传栏、入户宣传等方式倡导居民采取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,让社区居民养成自觉清“三堆”、扫庭院,利用边角地建设小花园、小菜园的良好习惯,改变过去乱扔垃圾、家禽粪污乱排放、田间地头生产垃圾乱丢弃的状况,从源头上改善人居环境。
“我们社区主要通过党建+乡风文明,党建+三个机制模式提升人居环境,党员干部带头干,卫生保洁员争先干,居民群众共参与,在乡风文明上下功夫,主动落实门前五包与居规民约,多方位宣传,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建立三定机制,定主体、定责任、定机制,完善三督机制,传统与智能合力开展检查,发挥三评模式,坚持以评促改,评选结合,奖优罚差,积分兑换,全面提升人居环境,常态化长效保持干净整洁”,花山街道十里铺社区党总支书记余泉兵介绍说。
“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”。近年来,沾益区花山街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积极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,坚持阶段性治理与常态化巩固相结合,围绕“定主题、定责任、定机制”三定机制,把目标任务逐层分解到部门、具体到行动、落实到岗位,形成三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;进一步完善“定期督查、动态督查、运用智能监督”三督机制,充分调动整合辖区各方力量,形成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合力,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;充分发挥“观摩评、小组流动评、农户积分评”的“三评”模式,以评促改、评选结合、奖优罚差、一体化联动,形成人居环境提升“比、学、赶、超”良好氛围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,采取党员干部包保卫生责任区,主动落实“门前五包”,打扫房前屋后,示范引领,带动亲朋邻里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,形成“党员干部带头干、卫生保洁员争先干、居民群众共参与”的机制。成立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领导小组,通过定期检查、随机抽查等方式,对环境卫生进行评估和反馈,提高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质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