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2013年地方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

  • 来源
    admin
  • 发布时间
    2014-08-15

 

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2013年地方财政

决算情况的报告

 

— —在曲靖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

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

主任、各位副主任、秘书长,各位委员:

受市人民政府委托,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本次会议报告全市2013年地方财政决算情况,请予审查。

一、2013年地方财政决算情况

2013年,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,全市各级财税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,攻坚克难,开拓进取,充分挖掘增收潜力,积极优化支出结构,着力深化财政改革,严格坚持依法理财,圆满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。

(一)全市地方财政收支决算情况

1.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支决算

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15321万元,同比增收17700万元,增长17%;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72639万元,同比增支153369万元,增长5.4%。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决算数与年初报告数一致。

2.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

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366450万元,同比增收26281万元,增长7.7%;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436320万元,同比增支90062万元, 增长26%。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数与年初报告数一致。

3.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

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644001万元,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531768万元。

(二)市级地方财政收支决算情况

1.市级地方公共财政收支决算

市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2476万元(其中:市本级233009万元,开发区99467万元),同比增收45692万元,增长15.9%;市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87228万元(其中:市本级391872元,开发区95356万元),同比增支26029万元,增长5.6%。市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决算数与人代会报告数一致。

2.市级地方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

市级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72312万元(市本级49089万元,开发区23223万元),同比下降22.5%。市级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70157万元(市本级48991万元,开发区21166万元),同比增长8.2%。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数与年初报告数一致。

3.市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

市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48207万元,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07305万元。

(三)2013年地方财政运行情况

2013年全市财政运行情况总体较好,中央、省相关政策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较好落实,财政收支平稳增长,民生支出保障有力,预算管理更加规范透明,财政在稳增长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促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1. 突出增收节支,财政收支平稳增长

积极应对减收增支诸多不利因素影响,千方百计抓收入保支出。一是圆满完成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1.5亿元、增长17%目标。二是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97.3亿元, 较好地保障了各项民生政策落实,2013民生支出达223.9亿元,占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75.3%三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,厉行勤俭节约。优先保障人员工资和机构运转支出,优先安排财政承担的到期债务本息,维护政府信用;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,突出“保、控、管”降低行政成本,全市财政拨款“三公”经费明显下降

2.突出产业建设,支持发展力度加大

紧扣“产业建设年”目标任务,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支持经济发展。争取中央和省基建投资25.4亿元,市级累计配套项目建设资金12.4亿元,促进经济供需结构调整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。整合财政资金40亿元支持道路交通、水利工程、城市基础设施、“五馆一中心”、“四城联创”等重点项目建设;投入1.4亿元支持工业园区建设,积极引导重点工业企业转型升级;安排4477万元支持优化投资环境,拓宽发展平台;安排1.9亿元支持科技创新,增强发展后劲;安排3106万元支持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;安排9472万元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。市本级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和项目前期费2.6亿元。

3.突出保障民生,公共服务持续提升

紧紧围绕保障民生和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,集中财力向民生倾斜,新增财力主要安排用于惠民生、促和谐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。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。2013年全市教育支出75亿元,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25.3%。其中:安排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和免学杂费资金42918万元,稳步提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覆盖所有县(市、区),补助营养餐资金46418万元,惠及64.51万名农村学生;补助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34393万元,惠及学生29.57万人;发放各类助学金8407万元,受助学生7.11万人。投入89435万元用于薄弱学校改造、校安工程、“6+8”、“3666”工程等学校硬件设施建设,解决就学难和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。投入2亿元支持学前教育,投入5.7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。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。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、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2130元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农村五保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,为9.5万人发放城市低保金22337万元,人均每月补助206;为42万人发放农村最低保障金47610万元,人均每月补助95元—108元。市财政安排965万元支持建成247个村卫生所,统筹各级财政补助资金24397万元支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。新农合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,争取上级资金9.49亿元、市级配套5174万元确保提标政策落实,全市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501.8万人,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6.9万人。投入10.2亿元支持廉租房、公租房建设及棚户区改造。三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。市级安排专项资金2100万元支持文化产业事业发展,筹集资金4748万元筹办省运会,安排943万元支持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建设。

4.突出服务三农,支农投入逐年增加

财政“三农”支出达56.34亿元,用于兑现落实惠农政策补贴,完善农村基础设施,助推扶贫开发,支持现代农业发展,推进农村综合改革,增强防灾减灾能力。其中:投入2.4亿元解决了46.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;投入4.9亿元帮助2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脱困;整合投入10.2亿元支持发展现代农业;为全市140多万农户550多万人兑现各项惠农补贴12.8亿元;筹措2.05亿元建成村级公益事业项目1357个,农村受益群众达73.97万人;投入农业保险补贴5411.7万元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;安排专项资金3854万元提升重大地质灾害防治水平。

5.突出财政改革,“四化”管理水平不断提高

预算管理改革力度加大。探索全口径预算管理,将公共财政预算、政府性基金预算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部编入年初预算草案报市人代会审查;“控制为主、绩效引导”的部门预算编审制度进一步完善,预算编制更加细化;全面建立了预决算信息公开制度,部门预决算和“三公”经费预决算公开迈出新步伐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推进。全市1155个独立核算预算单位全面实行以财政直接支付为主、预算单位授权支付为辅的国库集中支付方式,资金调控能力明显增强。财政管理监督机制不断完善。加快构建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长效监督机制,“全员参与、全面覆盖、全程监控、全部关联”的大监督格局逐步形成。政府采购、投资评审、绩效评价、资产管理、债务管理、票据管理、会计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加强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稳步推进。

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当前财政工作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:一是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难。产业结构不优,税源单一,经济增长放缓,减收因素较多,制约财政持续稳步增收二是财力增长与支出增长不相适应。财权与事权不匹配,刚性支出增长快,支出结构固化,统筹支出难、收支平衡难呈加剧态势;三是改革发展任务较重。受体制、机制等因素制约,预算绩效管理和财政资金监管的压力、阻力较大,预算编制、预算执行和债务管理还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。这些问题,我们将高度重视,认真研究,采取有力措施逐步解决。同时,对2013审计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,市政府要求各有关部门严肃财经纪律,强化资金监管举措,认真按审计要求整改落实。

二、下步工作打算

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中央财税体制改革新政,正视困难,提振信心,深入调研,超前谋划,深化改革,强化管理,采取有效措施,全力抓增收、保重点、促发展、惠民生、推改革、防风险,全面履行财政职能,努力增收节支保平衡。

1.千方百计组织收入。强化增收举措,认真研究国家财税政策,特别是资源税从价计征、营改增、云南省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等政策,努力挖掘新的增长点。加强税收收入和非税征管,规范税收减免,严防“跑冒滴漏”,保证应缴税费及时足额入库;加强税收动态监控,对烟草、煤炭、电力、房地产、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、重点税源企业动态关注,加强纳税征管服务,大小税源、税种一起抓。

2.大力争取上级支持。积极研究政策、积极准备项目、积极汇报争取,找准本地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对接点,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进入国家和省的盘子,促进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改善。

3.加强预算执行管理。一是统筹用好有限的财力,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,落实好教育、科技、医疗卫生、社会保障、农业等各项民生支出政策,及时保障各项重点支出二是强化预算执行分析,加快财政资金拨付进度,加强项目资金跟踪问效,确保财政资金安全、规范、高效使用三是抓好收支平衡工作,厉行勤俭节约,严控预算追加,切实盘活存量,科学用好增量,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。

4.助推经济健康发展。一是支持企业转型升级。切实用好困难企业转贷应急资金,避免企业资金链断裂;加快建立工业经济发展基金,助推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;规范落实相关财税优惠政策,减轻企业税收负担,优化发展环境。二是支持产业提升。按照“产业提升年”政策要求,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引导和杠杠作用,统筹科技创新和生态建设,稳固传统产业,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。三是支持重大项目推进。统筹用好项目前期经费,支持交通、水利、教育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,夯实发展基础。

5.积极防控债务风险。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,研究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体系,理顺政府性债务归口管理职能职责,改进地方债务统计报告制度,完善政府性债务“借、用、还”管理机制,试编政府性债务年度收支计划,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,强化债务风险防控措施,在风险可控范围适度举债助推发展。

6.推进各项财税改革。强化基础业务和基层财政建设,继续推进部门预算管理改革,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,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,加大财政资金监管力度,全面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,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。加强对“营改增”试点、资源税、房产税、消费税、环境保护税等政策的前瞻性研究,在财税体制改革中主动作为。进一步明确支出责任,理顺上下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,健全公共财政体系。

主任、各位副主任、秘书长,各位委员,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形势严峻,改革发展任务艰巨,做好各项财政工作责任重、压力大。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,诚恳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,坚持生财、聚财、理财、用财并重,扎实做好各项工作,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,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!

以上报告,请予审查。